得亚电力 – “缔造完美品质,服务更上一层”。真诚欢迎您的来电!
新闻中心
您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 >
光伏转型需谨慎
发布日期:2023-08-24   阅读:
0
       近几年,市场经济日渐萧条,跨界光伏似乎已经是企业转型的不二之选。转型企业涉及不同领域,玩具商(沐邦高科)、环保企业(博奇环保)、珠宝商(明牌珠宝)、通信企业(奥维通信),还有养殖企业(正邦科技);切入点各有侧重,硅片、电池、组件、辅材;而其企业愿景也是各树一帜,或自救,或进一步巩固优势。
 
  但是,任何机遇的背后都有其不可控的风险存在,光伏迅带来的庞大利益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抓住。任何行业都是优胜劣汰,竞争异常激烈。本就在光伏领域深耕小企业尚且面临生存危机,更何况一些跨领域转型的新新企业。据悉,2023年第一家宣布跨界光伏的A股上市公司,已经正式终止了有关计划。1月份,奥维通信曾公告了重大资产重组事项,拟通过与上海熵熠组建合资公司,投建5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。然而到了6月份,奥维通信再次公告表示,决定终止这起重大资产重组事项,理由是交易各方对于核心条款未能达成一致意见。
 
  另一跨界者乐通股份,主业是包装印刷油墨研发,虽然发展光伏业务的决心坚定,但受限于自身资金实力,相关项目建设规模也一再缩减。7月中旬,乐通股份曾抛出47亿元高效异质结电池和组件智能制造项目建设计划。就在一个月后,乐通股份则大幅减少了对该项目的投资规模,原拟由乐通股份出资持有项目公司不低于40%的股权变更为出资持有5%的股权。
 
  还有主营玩具业务的沐邦高科,原计划投资52亿元在梧州建设10 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,投产时间也进一步延后;皇氏集团在宣布跨界后,也遭到监管追问跨界的合理性、是否有相关资金、人才技术储备……
 
  由此足以说明,跨界进入光伏并非易事。光伏是否真能够称得上企业“复活灵药”,并不见得。仅从宣传口径来看,今年业内已经很少再对于光伏冠以“风口”、“资本宠儿”等字眼,更多提及的产能过剩。据机构预测,2023年至少有三家中型的制造商走向破产。
 
  当然,光伏业务确实也让一些企业重获生机。如钧达股份,原来主要从事汽车内饰等,在2021-2022年分两次收购了全球第五大电池厂商捷泰科技的全部股份,转型进入光伏业务。得益于此,钧达股份2022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,并更名为“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”。今年上半年,其总体电池片出货量为11.4 GW,同比增长了181%,业绩整体预好。